【FFMI計算機】10分鐘認識FFMI(除脂肪質量指數),健身族群可以這樣設定目標!

營養師杯蓋,認識FFMI(無脂肪質量指標),健身族群最適用的身體組成評估法!

快速導覽

要測量身體組成有許多方法,從最簡單的利用數值套公式計算到使用精密儀器測量都能辦到。常見的方法有測量BMI(身體質量指數)、腰圍、生物電阻分析法…等等。但是這些測量方法不可避免的一定都存在著一些盲點。以BMI為例,若受測者的肌肉量很高,就有可能產生嚴重偏差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有人提出了FFMI(無脂肪質量指標)的概念,透過這個方法能更精準的判斷健身族群的體態。關於BMI與FFMI的介紹,營養師將再接下來的文章提到,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!


營養師杯蓋,認識FFMI(無脂肪質量指標),健身族群最適用的身體組成評估法!
營養師杯蓋,認識FFMI(無脂肪質量指標),健身族群最適用的身體組成評估法!

一、認識BMI(身體質量指數)

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 BMI)是一種衡量身體肥胖程度的計算方法。計算公式為BMI=體重(kg)除以身高平方(m²)。若BMI值太高或太低,都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。

例:小明是一位身高180公分、體重75公斤的男性,他的BMI=75/1.8²,大約在23左右。
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將BMI的標準訂為①過輕(BMI<18.5)②健康體重(18.5≦BMI<24)③過重(24≦BMI<27)④肥胖(BMI≧27),因此小明的體位屬於健康體重。

另外由於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BMI標準是參考全世界不同人種的身體數據,所以在標準的制定上會衛福部稍微有一些不同。以下是世界衛生組織對於BMI的標準:①過輕(BMI<18.5)②健康體重(18.5≦BMI<25)③過重/肥胖前期(25≦BMI<30)④第一級肥胖(30≦BMI<35)⑤第二級肥胖(35≦BMI<40)⑥第三級肥胖(BMI≧40)。

衛生福利部國健署與世界衛生組織BMI標準比較
🔼衛生福利部國健署與世界衛生組織BMI標準比較

二、BMI的盲點

BMI的優點是方便計算,只需要知道身高體重就能馬上算出BMI。但BMI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盲點:①忽略了肌肉與體脂肪的比例。如果測量者的肌肉量高且體脂率低,那BMI的參考價值將會大大降低。②忽略了性別、年齡等因素。男女性因為生理結構的不同,脂肪的分布與體脂肪的標準也會不太一樣,若套用相同的標準則不太合適。

梗圖:林書豪連勝文BMI比較
🔼梗圖:林書豪連勝文BMI比較

之前在網路上流傳過一張梗圖,前NBA球員林書豪與政治人物連勝文在身高相同,體重差不多的情況下,兩個人的體態卻是大不相同。如果將兩人的身高體重數據使用BMI的公式計算,兩人的BMI約為25左右。這個數值不論套用在任何標準都不屬於健康體位,反而還落在過重或肥胖。林書豪身為專業運動員,肌肉量非常的高,不應該被歸類在過重的類別。

P.S.後來連勝文本人有澄清,照片中的體重並非92公斤。

既然上述是網路梗圖,這邊再舉個例子跟大家分享

加拿大專業健美運動員CBum,圖片來源:CBum IG
🔼加拿大專業健美運動員CBum,圖片來源:CBum IG

照片中的男子是加拿大專業健美運動員CBum。CBum身高185公分,體重約100公斤。如果我們同樣以BMI對CBum進行評估,會發現他的BMI為30.9,以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標準屬於第一級肥胖。CBum由於比賽需求,長年皆維持良好的體態與很高的肌肉量,以健康狀態來說也不應該被歸類為肥胖。因此我們可以從這些案例中看出BMI的盲點:對於肌肉量很高的人,BMI這個方法可能不太適合。

三、FFMI適用族群:運動量大或肌肉量高的人

為了解決BMI的盲點,針對肌肉量比較高的族群,我們可以使用FFMI(Fat-Free Mass Index,除脂肪質量指數)進行計算。FFMI是透過計算身體無脂肪的肌肉量而求得,與BMI相比更能精準的描述健身者的體態。另外FFMI的標準有針對性別做出區分,判定上也相對比較準確。

1.FFMI的計算公式:

  • FFMI =〔體重 ×(100% – 體脂率(%) )〕/ 身高(m²)

2.FFMI計算機:

FFMI 計算器

可參考以下表格確認數值落在哪個區間:

FFMI參考標準表
🔼FFMI參考標準表,數字越高,表示肌肉量水平越高

3.利用FFMI回推目標體重

計算目標體重

另外也能透過FFMI的數值回推目標體重。若一個人的目標是增肌,那他的熱量以及蛋白質攝取就要提高。但如果攝取的熱量太多導致脂肪量增高,這對增肌反而是不好的影響。因此可以透過計算出目標體重來訂定階段性目標,以達到最好的增肌效果。

  • 目標體重 = 〔FFMI * 身高(m²) / ( 1 – ( 體脂率 / 100 )〕

四、實際應用案例

關於FFMI的應用,這邊透過營養師杯蓋的健身房營養初健身實際案例,跟讀者們做分享。

一位女性學員,她的身高為161公分,體重51公斤,每週運動5次,體脂率大約20%。

以目前身體數據與運動習慣來看,她的體態狀況是相當好的。但是她想要再更精進,讓自己的體態更好,因此我們利用FFMI協助她找到目標體重,並設定接下來的增肌目標。

步驟一:計算FFMI

藉由數據可以觀察出,這名個案的體態其實相當不錯。不論是肌肉量或是體脂率在女性中都是高於平均,因此這裡使用FFMI進行計算。

  • FFMI =〔51kg ×(100% – 20%)〕/ 1.61(m²)=15.74

步驟二:找出目標FFMI

將FFMI=15.74查表,可以得知個案屬於平均值的體態。若她想要再更進一步,目標可以設定在高於平均的17或18。

步驟三:計算出目標時的體重

狀況一:若FFMI的期望值是18,在維持體脂率20%的情況下,目標體重會是多少?

目標體重=18*1.61²/(100%-20%)=58.32kg←增加約7公斤

狀況二:若FFMI的期望值是18,增重時體脂率稍微增加1%達到21%,目標體重會是多少?

目標體重=18*1.61²/(100%-21%)=59.06kg←增加約8公斤


透過介紹上述的案例,這邊營養師想要分享幾個觀念:

  1. 增加肌肉量必然伴隨著增重:想要藉由增加肌肉量來提升運動表現或體態,勢必伴隨著體重的增加。因此通常在遇到類似個案時,如果有增肌需求會先詢問是否能接受增重。
  2. 要「淨」增肌非常不容易:在訓練時增重除了肌肉量會提升,體脂也可能略微上升。以上述個案為例,要成長7~8公斤的純肌肉非常不容易。
  3. 每日肌肉的增加有限:即使是在訓練強度很高,營養充足的理想情況下,理論上每天最多增加100公克的肌肉量。但在現實因為各種因素影響(如:睡眠是否充足、飲食及訓練是否到位…等),一般人一天頂多增長50公克肌肉已經非常地極限,以一個月換算大約是增長1.5公斤的肌肉(這是運動量相對高的情況下才有可能,一般人會更少)。所以可以了解到想要增長肌肉需要非常多的時間與耐心,並非一蹴可幾。

最後營養師想要提醒讀者,BMI還是有其參考價值。對於平時運動量不高,或者是肌肉量沒有那麼大的普通人來說可以使用BMI測量就好。但如果是對於運動頻率高或者是肌肉量高的族群,建議還是使用FFMI評判效果會比較準確。

五、如果想維持肌肉量或減脂,你可以這麼做!

(1)掌握熱量計算

關於熱量的攝取,可以參考營養初健身首頁的熱量計算機文章。在計算機輸入自己的身高、體重、年齡以及生理性別,就能得知基礎代謝率(BMR)以及每日總熱量消耗(TDEE)。

點擊這邊👉👉👉:【熱量計算機】4步驟,直接計算每天該吃的食物份量

(2)減脂可以做哪些運動

想要減脂瘦身一定要做運動!至於哪些運動適合減脂,營養師推薦「高強度間歇運動(HIIT)」以及「有氧運動」。只要將這兩項運動方式加入平時的訓練菜單並規律執行,相信要減脂絕對不會是難事!

總而言之,想要把體脂降低,飲食控制跟運動兩者缺一不可。營養師不推薦採用極端的飲食控制,除了不容易達成,也容易使人有挫敗感,導致體重不減反增。因此只要做好熱量計算,知道自己平時該吃多少食物,以及有紀律的執行規劃運動菜單,一定能幫助各位順利減脂減重!

六、參考文獻

1.FFMI Calculator (Fat-Free Mass Index)

2.Y Schutz,U U G Kyle,C Pichard.(2002) Fat-free mass index and fat mass index percentiles in Caucasians aged 18-98 y.

3.HR Hull et,al.(2010) Fat-free mass index: changes and race/ethnic differences in adulthood.

4.E M Kouri,H G Pope Jr, D L Katz, P Oliva(1995) Fat-free mass index in users and nonusers of anabolic-androgenic steroids.

🏁快速學習食物代換,了解自己每天該吃多少食物!👉👉👉點擊進入文章(最詳細的「食物代換」解析,10分鐘學會最基礎的飲食觀念)

🏁想要減脂減重非常簡單,這2件事一定要做到!👉👉👉點擊進入文章(想要快速瘦身,營養師建議「這兩件事」一定要做!)

立即分享

營養師杯蓋

擁有營養師與健身教練兩種專業執照,能運用正確的健身和飲食策略,幫助你快速有效達成增肌減脂、打造理想體態!

你可能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