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經常感到吃完沒多久又開始餓,忍不住拿起零食?飢餓感不僅會影響情緒波動,還容易導致熱量攝取過多,對於正在執行減重計畫的人來說,是一個極大的挑戰。抑制食慾讓生活感到更疲憊及不快樂,這也是許多人在減脂過程中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其實透過調整飲食和優化生活習慣,都能有效減少飢餓感,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往下看吧!
一、為什麼總是覺得餓?
- 營養不均衡:3大營養素分配不均,缺乏蛋白質、蔬菜、纖維、健康油脂等,攝取過多精緻澱粉,加速飢餓感來臨。
- 重口味食物:高鹽飲食,容易干擾體內水分平衡,增強食慾。
- 飲水量不足:喝水可以促進代謝及增加飽足感,如身體水分不足,可能將口渴誤認為是飢餓。
- 不專心吃飯:分心進食,看似提升效率,其實反而導致大腦未能接收到進食訊號,產生飽足感。
- 進食過快 : 吃得太快,大腦會沒有充足時間接收到飽足感的訊號,進而攝取更多熱量。
- 空腹吃甜食:精緻糖類食物易使血糖快速升高又下降,期間胰島素大量分泌,造成食慾上升。
- 體積小&高熱量食物:因體積小飽足感較低,容易一次吃下過多的食物份量。
- 睡眠不足:睡眠不足會增加飢餓素,降低抑制食慾的瘦素分泌。
- 壓力過大:各種壓力都可能會促使身體分泌皮質醇,提升進食的慾望。
二、如何增加飽足感?
1. 調整用餐順序
用餐時可以先吃含纖維的蔬菜及富含蛋白質食物,最後再吃碳水化合物的部分,能有效控制血糖波動並延長飽足感,這種順序可以幫助減少過量碳水的攝取,讓餐後血糖維持穩定,避免飢餓感過早出現。
想知道更多飲食順序跟血糖相關性點擊文章👉🏻👉🏻👉🏻調整飲食順序,可以改善血糖嗎?
2. 餐前喝水
在用餐前喝一杯水(約500c.c.),有助於減少進食量,並幫助避免因口渴被誤認為飢餓。水分的補充能讓胃部感受到適度的膨脹,增加飽足感,同時也能改善身體的代謝與消化功能,降低餐後多吃的風險。
想知道喝水的完美攻略點擊連結👉🏻👉🏻👉🏻一天該喝多少水?by營養師杯蓋
3. 增加蔬菜攝取
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又低熱量,不僅能促進腸道健康,還有助於延長胃排空時間,提升飽足感。可以多選擇深綠色蔬菜例如:地瓜葉、菠菜及多顏色的蔬菜例如: 紅甜椒、胡蘿蔔、玉米筍等,搭配每餐主食一起食用,能幫助你輕鬆抵抗飢餓。
想知道蔬菜還有哪些好處,點擊文章👉🏻👉🏻👉🏻吃蔬菜可以減肥嗎?增加蔬菜攝取還有3大好處
4. 多選未精緻全穀
未精緻全穀如糙米、燕麥、玉米和馬鈴薯等,富含纖維與微量營養素,能夠穩定提供能量釋放及血糖波動較平緩。相比精緻碳水,這些全穀類食物不會引起血糖的快速升降,幫助避免短時間內感到飢餓。
想知道更多高飽足感食物點擊文章👉🏻👉🏻👉🏻想減肥吃什麼? 9大飽足感食物幫你享瘦不挨餓!
5. 避免空腹甜食
甜食會讓血糖快速上升,接著迅速下降,導致更強烈的飢餓感。如果實在想吃點甜食,建議選擇餐後或運動後吃,減少血糖劇烈波動對飢餓感的影響,並提升整體的營養密度。
想吃甜食怎麼辦?點擊文章👉🏻👉🏻👉🏻嘴饞吃甜食,營養師最建議的兩個時間點!
三、優化生活習慣
-
睡眠充足
睡眠與荷爾蒙的平衡密切相關,若睡眠不足,可能會引發皮質醇分泌增加並抑制瘦素的產生,進一步提升食慾。此外,睡眠不足還會降低基礎代謝率,增加肌肉流失的風險。長期處於休息不足的狀態,不僅影響精神表現,對減重計畫的推進也會造成阻礙。平時在飲食部分可以多攝取富含色胺酸、omega3脂肪酸、鈣、鎂及富含抗氧化物等食物,對於腦部放鬆及精神穩定都有幫助。
想知道更多關於睡眠資訊點擊文章👉🏻失眠睡眠不好,與肥胖也有關,想減肥減重減脂一定要注意!
-
適當紓壓
我們常會因為課業、工作、人際關係等,感到壓力大,除了影響睡眠及精神,甚至還會影響到身體健康,而壓力與生活習慣以及環境息息相關,所以適當舒緩壓力很重要,而飲食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,以下提供這些食物可以試試看,但最重要的是找到壓力源頭並嘗試解決或改善,勿以吃東西當成紓壓的唯一管道!
*紓壓飲食
四、結語
總是感到飢餓或吃不飽時,應先找出背後的原因。如果你正在進行體重控制計畫,由於熱量赤字的關係,攝取的熱量低於每日所需,難免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飢餓感。然而,透過調整三大營養素的比例,可以有效減輕這種感覺。例如:確保充足的蛋白質攝取和增加蔬果的攝取量,有助於提升飽足感。此外,結合其他小技巧,也能幫助你更輕鬆地對抗飢餓感,讓體重管理更加順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