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今天補鈣了嗎?8個有關牛奶的營養冷知識

快速導覽

大家平時有喝牛奶或乳製品的習慣嗎?許多人因為喝牛奶後容易脹氣、腹瀉或腸胃不適,便直接不喝,這也是許多人鈣質攝取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。除了牛奶以外,其實市面上還有許多不同類型的乳製品,以下來跟大家分享有關牛奶及其製品的營養冷知識!

一、牛奶營養冷知識

1.牛奶營養素一覽

  • 營養價值高
    牛奶是一種高營養密度的食物,富含優質蛋白質、鈣、磷,以及多種維生素(例如 : 維生素 A、D、K、B2)和礦物質。依國民健康署的六大類食物分類,它屬於「乳品類」,與優酪乳、優格、起司等乳製品同一類。

    *衛福部-六大類食物(我的餐盤)
    *衛福部-六大類食物(我的餐盤)
  • 優質蛋白來源
    牛奶屬於「完全蛋白質」含有 9 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,能有效幫助肌肉生長與組織修復。與植物性蛋白相比,能更快速有效的被身體吸收和利用。
    想知道更多優質蛋白質來源,可以參考文章👉👉👉蛋白質有分好壞?選擇優質蛋白質的3大技巧
  • 補充鈣質最佳來源
    乳製品是天然鈣質的主要來源,其中的鈣、磷比例約為 1:1,有助於鈣質更容易被吸收,對於骨骼健康、牙齒發育及預防骨質疏鬆都很重要。特別是兒童、青少年、孕婦及年長者,都建議可以適量攝取乳品。

2.九成國人都缺鈣,成人建議1天2杯奶

  • 國人鈣質攝取現況
    依據國民健康署106-109年「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」:
    (1)50 歲以上的骨質疏鬆比例達 8.1%,其中女性發生率更高。
    (2)每 10 位女性中,就有 1 位有骨質疏鬆問題。
    (3)19-64 歲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鈣攝取量僅 505-566 毫克,僅達建議攝取量(1000 毫克)的一半。
    ※骨質疏鬆的風險不只是老年人需要注意,年輕時就應該開始注意,否則年紀增長後更容易骨折與流失骨質!

    *參考來源 : 衛生福利部
    *參考來源 : 衛生福利部

    *資料來源 :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(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, DRIs)」第八版
    *資料來源 :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(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, DRIs)」第八版
  • 牛奶建議量
    建議成人每天攝取 1.5~2 杯牛奶,每杯 240 毫升的牛奶,大約含有 240 毫克的鈣質,能有效幫助維持骨骼健康。

想了解更多預防骨質疏鬆的營養素,可以參考文章👉👉👉告別骨質疏鬆:掌握3大關鍵營養素

3.鮮乳依據脂肪量區分(全脂、低脂、脫脂)

  • 全脂鮮乳(約 3.5% 乳脂肪)
    (1)口感最濃郁、香醇,有較高的飽足感。
    (2)適合對象 : 兒童、體重過輕、增肌需求者。
    (3)含較多脂溶性維生素。
  • 低脂鮮乳(約 1% 乳脂肪)
    (1)口感較清爽,減少油膩感。
    (2)適合對象 : 需控制體重、外食較油膩、胃食道逆流患者。
    (3)相比全脂鮮乳,熱量減少約 30%,但仍保有一定的乳脂風味。
  • 脫脂鮮乳(乳脂肪< 0.5%)
    (1)乳脂含量最低,熱量最少。
    (2)適合對象 : 限制脂肪攝取的人,如高血脂、減脂族群
    (3)但因為去除了乳脂,脂溶性維生素 A、E 含量也較低
    ※低脂與脫脂鮮乳熱量雖較低,但如果飲用過量,仍可能導致熱量超標,造成體重增加。
*鮮乳乳脂肪含量區分標準
*鮮乳乳脂肪含量區分標準
*鮮奶營養素比一比
*鮮奶營養素比一比
  • 為什麼市面上很少看到脫脂鮮乳?
    (1)脫脂鮮乳的風味較淡:乳脂是牛奶的主要風味來源,去除乳脂後,口感變得較稀薄,市場接受度低。
    (2)營養素流失:脂溶性維生素(例如維生素 A、D)會隨著去脂過程流失,而有些國家會規定額外補充維生素 A 和 D,反而增加生產成本。

4.牛奶的糖是天然的

  • 牛奶本身含有天然的「乳糖」,與額外添加的精緻糖不同,所以即使是「原味鮮奶」,營養標示的糖含量仍可能顯示 4~5g/100mL。
  • 如何判斷乳製品是否含額外糖分?
    營養標示的糖是食物中單糖+雙糖的總和,其中包含天然存在於食物的或額外添加糖,想知道有無額外添加糖,建議查看「營養成分」!
    (1)如有額外加糖,成分會標示「蔗糖、果糖、蜂蜜、黑糖」等。
    (2)選擇時盡量挑選「無添加糖」的乳製品。
*牛奶營養標示一覽
*牛奶營養標示一覽
*乳製品營養成分辨別
*乳製品營養成分辨別

5.鮮奶、奶粉、保久乳營養差異不大

  • 鮮奶:經加熱、低溫殺菌、包裝,保留較多營養成分,但保存期限較短約冷藏1~2周。
  • 奶粉:生乳經過脫水及乾燥處理,製成的粉末狀產品。保存時間長,一樣有分成全脂、低脂及脫脂可以選擇。
  • 保久乳:生乳經超高溫殺菌(UHT)至幾乎無菌,可常溫保存,但口感可能略有差異。除了對熱敏感的營養素(例如:維生素C),大部分的營養成份都能保留,其營養價值與鮮奶相近。
*鮮奶、奶粉、保久乳差異
*鮮奶、奶粉、保久乳差異
*鮮乳、奶粉、保久乳營養素比較
*鮮乳、奶粉、保久乳營養素比較

以下選購建議,提供給大家參考:
(1)想要最佳口感→ 選「鮮奶」
(2)需長期保存、隨時沖泡→ 選「奶粉」或「保久乳」
(3)方便攜帶、存放→ 選「保久乳」

想更了解3種乳品的詳細內容,可以參考文章👉👉👉「鮮乳、保久乳、乳粉」3種乳製品營養相同嗎?

6.鮮乳標章標示數字≠濃度

因應季節變化,牛乳的風味與成分可能略有差異,但不影響整體營養價值!

(1)左上角代碼:區分「冬季期品」與「夏季期品」
     *冬期品→ 使用 英文字母 表示
     *夏期品→使用 注音符號 表示
Q.為什麼要分夏、冬?
乳牛在不同季節的產乳量與乳脂含量會有所變化,因此業者會標示出「期別」,方便管理產品的品質。

(2)桃紅色數字:為印刷流水編號,每年更換一次。
(3)小牛身上的公升數:表示容量,有125ml-3685ml等多種。
(4)期別標示:依月份區分生產季節
       *冬期品:12 月 ~ 隔年 3 月
      *夏期品:4 月 ~ 11 月

※挑選鮮乳時,更應該注意成分標示與有效期限!

*鮮乳標章說明
*鮮乳標章說明

7.為什麼美式賣場的鮮奶能放更久?

一般超市買的鮮奶幾乎 1-2 週內就要喝完,但美式賣場販售的鮮奶卻可以保存約1 個月的關鍵在於殺菌方式不同,主要分成以下兩種:

(1)巴氏殺菌(Pasteurization)

  • 透過低溫加熱(約72-75°C,維持15秒)或加熱至80~85°C並維持10~15秒殺死大部分病原菌,但保留較多活性營養素與乳糖酶。
  • 殺菌後還是會殘留一些生菌,保存期限較短(約7-14天),需全程冷藏。

(2)超高溫瞬間滅菌(UHT,Ultra-High Temperature)

  • 以125-135°C的高溫瞬間加熱2-5秒,可以將絕大部分的生菌殺死,達到完全滅菌,再搭配無菌充填。
  • 冷藏未開封的狀況下可以存放15~60天,但同時營養完整度也最低,開封後仍需冷藏。
  • 這類牛奶常見於美式賣場,因為適合大量存放、不易變質,方便進口與長途運輸。

※不論哪種鮮奶開封後都需冷藏,並儘早飲用完畢,避免細菌滋生影響品質!

8.乳製品飲食陷阱

(1)調味乳:以佔總含量50%以上生乳、鮮乳或保久乳為主要原料,額外添加糖、香料或其它調味成分製成的乳飲品,市面上常見以利樂包包裝的水果牛乳、巧克力牛乳就屬於調味乳的一種。

  • 糖含量驚人:有些調味乳一瓶(300-500mL)糖量可高達20~40g,相當於5~10顆方糖,易影響體重及血糖穩定。
  • 蛋白質含量可能不足:部分產品牛奶比例較低,可能無法提供與純牛奶相同的營養價值。
*調味乳熱量一覽表
*調味乳熱量一覽表

想了解更多乳製品的熱量,可以參考文章👉👉👉15種調味乳及優格熱量、營養素一覽

(2)機能牛奶:主打添加特定營養素,例如:高鈣、高鐵、高蛋白、添加益生菌等等。

  • 額外添加糖:部分機能牛奶同時也會額外加入糖分或香料調味。
  • 特定營養素效果有限 : 例如強調益生菌的產品,不代表腸道一定吸收得到,若菌種數量不夠、未標示具體菌株,可能對腸道健康效果有限。

*關鍵仍為飲食均衡,不應依賴單一機能性產品來補充營養,購買前仔細留意成分標示。

9.乳製品導致腸胃不適原因

許多人喝牛奶後會出現 腹脹、腹瀉 等不適,通常會歸咎於乳糖不耐症。但事實上,不一定是乳糖的問題,還可能與 牛奶蛋白(酪蛋白)有關。

(1) 乳糖不耐症

乳糖需要 乳糖酶(Lactase)分解成葡萄糖半乳糖,才能被腸道吸收。如體內乳糖酶不足,乳糖無法有效分解,會進入到大腸被腸道細菌發酵,產生氣體、腹脹、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。

*程度因個人體質不同,部分的人可耐受少量乳製品或藉由訓練增加耐受性。

建議:

  • 選擇無乳糖牛奶 : 已經添加乳糖酶,幫助分解乳糖。
  • 少量分次飲用 : 減少腸胃負擔,增加腸道耐受性。
  • 改選發酵乳製品 : 例如:優格、起司,這些乳製品中的乳糖已部分被分解,較不易引起不適。
*乳糖不耐症
*乳糖不耐症

(2) 酪蛋白敏感

牛奶中的酪蛋白主要分成 A1型A2型,其中市售的牛奶大多含 A1β-酪蛋白。部分人群的體質對 A1 型酪蛋白較敏感,可能影響腸道與消化功能。

建議:

  • 嘗試A2牛奶 : 這種牛奶含有A2β-酪蛋白較不容易引起腸道免疫反應,對敏感體質的人相對友善。
  • 測試排除法 : 如果不確定自己是乳糖不耐症還是酪蛋白敏感,先嘗試喝無乳糖牛奶,再改喝 A2 牛奶,觀察及比較身體反應。
*β-酪蛋白 A2 & A1 蛋白部分胺基酸序列圖
*β-酪蛋白 A2 & A1
蛋白部分胺基酸序列圖

10.無乳糖鮮奶喝起來比較甜

一般牛奶中的天然糖分是乳糖,而無乳糖鮮奶喝起來比一般牛奶更甜,並不是來自額外添加糖,而是與乳糖的分解方式有關,因有添加乳糖酶(Lactase),預先將乳糖分解成(葡萄糖+半乳糖),這兩種單醣的甜度比乳糖高,因此喝起來更甜,但同時血糖上升的速度也會較快。

*無乳糖 ≠ 低糖,選擇時仍需注意成分標示。

11.有些奶類製品≠乳製品

市面上許多標榜「奶」的飲品,其實並非真正的乳製品,而是由植物原料加工製成,例如:

(1)堅果奶
主要以杏仁、腰果、核桃等堅果為基底,經過研磨、過濾製成,不含乳糖與膽固醇,但蛋白質含量通常較低,脂肪含量較高。

(2)燕麥奶
以燕麥與水經過攪拌、過濾製成,口感較為濃稠,有天然的甜味。富含膳食纖維(β-葡聚醣),有助於降低膽固醇,但蛋白質含量仍低於牛奶。

(3)豆奶
由黃豆研磨後過濾,蛋白質含量較接近牛奶,且含有植物性雌激素(大豆異黃酮),對女性健康有益,但鈣質含量低,想補充鈣質還是建議選擇牛奶。

*植物奶 ≠ 乳製品,它們不含乳糖與乳蛋白,而且營養成分也與牛奶不同,選擇時應依照個人營養需求做考量。

*4種奶類製品營養差異
*4種奶類製品營養差異

二、不能喝牛奶怎麼補鈣?

牛奶雖然是補充鈣質的主要來源之一,但相信很多人一喝牛奶就容易產生腸胃不適的狀況,其實我們還是可以透過其它方式來補充鈣質,以維持骨骼健康!

1. 替代乳製品

  • 優格:含有益生菌,能改善腸道健康,同時乳糖已部分被分解,較不易引發不適。
  • 起司:相較於鮮奶,起司的乳糖含量較低,但需注意鈉含量較高。
  • 無乳糖牛奶:已預先分解乳糖,一樣保有牛奶的營養。

想了解更多乳製品相關內容,可以參考文章👉👉👉「優酪乳、優格」2種常見發酵乳也能補鈣嗎?

2. 其他天然鈣質來源

*資料來源 : 食品成份資料庫
*資料來源 : 食品成份資料庫

📌 補鈣小提醒:

  • 鈣質的吸收需要維生素 D,建議適量曬太陽或從魚類、蛋黃、強化機能性牛奶、曝曬過香菇中攝取。
  • 避免過量攝取咖啡、茶、酒精,可能影響鈣的吸收與流失!
  • 運動有助於強化骨質尤其是負重運動(例如:重量訓練),能刺激骨骼生長,降低骨質疏鬆風險。

想了解更多骨質疏鬆的詳細介紹,可以參考文章👉👉👉預防骨質疏鬆的秘密

三、結語

每天攝取足夠的牛奶有助於補充鈣質,記得搭配運動與維生素 D,讓骨骼更健康!並注意有些調味乳、優格、奶昔等乳製品,可能額外添加糖分,購買時務必注意標示,盡量選擇「無糖」版本更健康!

想看更多食物營養冷知識,可以點擊連結👉👉👉營養冷知識影片-by杯蓋營養師

立即分享

營養師杯蓋

擁有營養師與健身教練兩種專業執照,能運用正確的健身和飲食策略,幫助你快速有效達成增肌減脂、打造理想體態!

你可能也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