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市多近期發生多起致癌物「環氧乙烷」檢出事件,例如在2023年7月時「油漬摩佐羅拉乾酪」被驗出環氧乙烷1.277mg/kg,而在8月時「Sonoma精選乾酪綜合包」也被檢出0.2mg/kg環氧乙烷殘留,而目前這些產品已被下架。好市多表示,對於購買該商品會員除了會全額退費外,也將額外提供補償金。

其實不只是台灣,世界各地也發生過多起與環氧乙烷相關的案件。根據歐盟「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(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,RASFF)」近年來通報案件統計,自從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,也有近1,000件食品 (含寵物食品及飼料) 被通報可能有環氧乙烷殘留的風險。今天營養師想要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環氧乙烷,以及了解它對人體的危害,那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!

一、什麼是環氧乙烷?
環氧乙烷(Ethylene oxide,EtO)是一種無色、易燃的氣體,當濃度很高時,會產生些許的甜味,而大部分的環氧乙烷是由人工製造。在自然界中也能發現微量的環氧乙烷,例如:在燃燒菸草時,少量的環氧乙烷會被產生;或者是人體在分解乙烯時,也會生成環氧乙烷。

環氧乙烷有消滅細菌、黴菌以及真菌的功能,最常被作為殺菌劑使用。由於其氣體的特性,被廣泛地運用在醫療器材的滅菌上。在以前,環氧乙烷也被應用在農作物和食品工業,能夠有效地預防蟲害,或者是有效地降低沙門氏桿菌、大腸桿菌等病原菌汙染,減少食物中毒的情況發生。但是後來有研究發現,環氧乙烷可能會對人體有致癌性,並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,因此各國也紛紛制定相關標準,限制或者是禁止環氧乙烷在食品中的使用。
二、環氧乙烷會對健康有害嗎?
①環氧乙烷是否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?
關於環氧乙烷對於人體影響有非常多的相關研究。美國毒性物質及疾病登記署(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, ATSDR)於2022年8月發表一份「環氧乙烷的毒理學概況」報告。報告中提到,環氧乙烷對於人體的影響大多發生在眼睛、呼吸系統、生殖系統、淋巴造血系統以及神經系統。例如:慢性暴露可能發生白內障、氣喘、中樞以及周圍神經病變…等症狀。
②環氧乙烷是否會引發癌症?
世界衛生組織(WHO)所管轄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(IARC)依照物質致癌的「實驗證據強度由高到低」,將致癌物分成4個等級。而環氧乙烷則被歸類為第1級致癌物,意即對人體的致癌性證據充足。
- 第1級致癌物:對人類有明確致癌性
例如:環氧乙烷、菸草、酒精、戴奧辛、空汙…等 - 第2級A類致癌物(2A):對人類致癌可能性極高,證據比較強
例如:紅肉、高溫油炸食品、丙烯醯胺、不正常的生活作息、>65°C的熱飲…等 - 第2級B類致癌物(2B):對人類致癌可能性較低,證據比較弱
例如:汽柴油的引擎廢氣、氯仿、阿斯巴甜…等 - 第3級致癌物:目前對人類致癌性還不太明確,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對人類致癌
例如:靜電磁場、咖啡因、食用色素…等 - 第4級致癌物:根據現有資料證明該物質很有可能不會致癌
例如:己內醯胺(尼龍的原料)…等
同樣在美國毒性物質及疾病登記署(ATSDR)所公布的「環氧乙烷的毒理學概況」報告中有提到,環氧乙烷對於人類以及動物分別都有研究指出可能致癌。其中包括20篇人類研究,以及6篇的動物實驗。

在動物實驗中,有研究證據支持,環氧乙烷可能增加血癌、淋巴癌、乳腺癌、腹膜間皮細胞癌、肺癌、腦癌等癌症的發生率。而在人類研究中,國際癌症研究機構(IARC)以及美國環境部(EPA)則是認為,環氧乙烷與淋巴造血系統癌症及乳癌比較具有相關性。
三、環氧乙烷管制標準
由於國際癌症研究機構(IARC)對於認為環氧乙烷對於致癌性的證據較充分,因此將其歸類為第1級致癌物。而各國出於安全考量,也會環氧乙烷制定出相關的管制標準。
歐盟於2022年8月發布消息,明確規定不可將環氧乙烷用於食品添加物的消毒目的。而在附錄的食品添加物中,環氧乙烷(環氧乙烷和 2-氯乙醇的總和,表示為環氧乙烷)的殘留量不得超過 0.1 mg/kg。
Ethylene oxide may not be used for sterilising purposes in food additives’ is replaced by the following:
‘Ethylene oxide may not be used for sterilising purposes in food additives.
No residue above 0,1 mg/kg, irrespective of its origin, of ethylene oxide (sum of ethylene oxide and 2-chloro-ethanol expressed as ethylene oxide ) shall be present in food additives listed in Annexes II and III to Regulation (EC) No 1333/2008, including mixtures of food additives.
至於依照台灣的現行法規,環氧乙烷並不列在食品添加物或者是允用農藥的正面表列中。因此在台灣,不得在食品工業和農業中使用環氧乙烷,也不能在任何的食品中被檢驗出。若在檢測過程中發現殘留,根據「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」第15條第1項第5款規定,依同法第44條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。
四、世界各地的環氧乙烷檢出事件
根據歐盟「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(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,RASFF)」近年來通報案件統計,自從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,有將近1,000件食品 (含寵物食品及飼料) 被通報可能有環氧乙烷殘留的風險。其中包括7大類別:芝麻相關製品、穀類及烘焙產品、堅果及種子、膳食補充品、辛香料、植物萃取物、食品添加物(如:刺槐豆膠、關華豆膠、玉米糖膠…等)。而其中乾酪、乳酪等也是容易被檢出環氧乙烷的產品。
台灣近年來也發生多起的環氧乙烷檢出事件,例如:知名冰淇淋品牌GODIVA和哈根達斯的冰淇淋產品,以及韓國三養泡麵、辛拉麵等都有被檢出的紀錄。而好市多近期有多項產品被檢出環氧乙烷,包括乾酪以及大蒜綜合香料調味粉…等。目前這些產品已經被下架回收,而好市多也呼籲近期有購買到相關產品的消費者,應盡快將商品退回。

五、如何減少生活中接觸環氧乙烷的機會?
①盡量選擇國內農產品
由過往的案例可以發現,環氧乙烷的檢出大多來自於進口的國外農產品。這是因為進口產品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儲藏以及運輸,因此與國內的農產品相比,被檢出的風險相對比較高。因此如果想要避免環氧乙烷的攝入,建議選擇國內的農產品,將接觸環氧乙烷的風險降到最低。
②選擇標示清楚,能夠追溯來源的商品
在選購相關產品時,可以多注意商品的背面,觀察是否有完整的產品標示。如果產品有產銷履歷、食品認證標章會更好,在購買時對消費者也會有更多保障。另外也要盡量避免購買散裝,或者是來路不明、標示不清的農產品,以免在事件發生時求助無門,身為消費者的權益也將嚴重受損。